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讀了這本書,將改變你對植物生命的定義,並更加尊重我們的「好鄰居」=

  如果說「擁有智能」的意思,是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麼,植物解決問題的能力,肯定遠高過你我的理解與想像。

  ★ 售出11國版權,全球銷售突破10萬冊
  ★ 奧地利文化部、西班牙公共公園協會提名為年度最佳圖書


  植物有智能嗎?他們能夠解決問題、相互(也對外部)溝通、對於周遭環境有一定的認知嗎?或者他們是被動的,無法有獨立的行為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哲學家跟科學家從古希臘時期就開始思索了,當時的人們,認為植物不會思考,是惰性的、沉默的,幾乎連動也不會動的存在,在整個生物的譜系中,就像是二等公民一樣的。然而,過去五十年,這樣的想法被推翻了,植物非凡的能力以及內在的複雜多變,讓人驚歎不已。

  在《植物比你想的更聰明》中,司特凡諾・曼庫索這位植物神經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提供了我們理解植物世界的全新視角。視野根據歷史觀點以及最新的科學研究,作者認為我們基於文化偏見與人類的傲慢,總是低估了植物的能力。

  我們擁有五官,植物也有,只是他不像我們一樣集中在某個器官罷了。他們看得見,能夠感受到光,如果他們想要長得更快,他們自然會朝著向陽的地方,如果他們感受到威脅,也會縮在陰暗的地帶。他們聞得到味道,可以捕捉到揮發性有機物(VOCs)或是生物性揮發有機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一般認為這兩者是產生氣味的物質)。植物可以探測土壤,並找出他們需要的維生元素,就像動物找尋食物一樣。他們也能感受到觸覺(想想含羞草就知道了)。他們聽得到聲音,能夠依據音波的震動,來決定發芽和成長的程度。他們能夠處理資訊,記憶、睡覺,並且發送訊息給其他的存在,比我們以前所認知的,聰明的太多太多了。

  而植物所擁有的頂尖智慧,有很多值得人類去學習。從網絡的建立,到新型機器人的發明,以及各種人造物質都包括在內。本書提供了植物學的最新資訊,也是一份簡潔有力的宣言,幫助人們對於植物世界有更多的理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司特凡諾・曼庫索(Stefano Mancuso)


  任教於佛羅倫斯大學,是植物神經生物學(LINV)研究的創始者,這門學問是從遺傳學到分子、細胞和生態群落各方面,探討各層級生物組織中的信號和通訊。2015年4月,Stefano Mancuso和他的研究團隊,以「Jellyfish Barge」研究,榮獲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Ideas For Change」獎(UNECE Ideas4Change Award)

  官方網站:www.pnat.net

阿歷珊德拉・維歐拉(Alessandra Viola)

  科學記者、紀錄片作家和電視編劇。

譯者簡介

謝孟宗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曾獲梁實秋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多種創作、翻譯獎項。譯有《偶然的宇宙》、《雙人舞:艾倫‧萊特曼科學散文選》、《大驅離:揭露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殘酷真相》、《我所嚮往的生活:亨利‧梭羅的公民不服從和他的政治書寫》(合譯)等書。譯者專頁:www.facebook.com/kafka17

目錄

第一章 問題根源
植物與宏大的一神教
作家與哲學家筆下的植物界
植物學之父:林奈及達爾文
人類是地球上演化程度最高的生物……嗎?
植物:永遠等而次之

第二章 植物:形同陌路
裸藻對上草履蟲,是否旗鼓相當?
五億年前
植物即聚落
節奏上的問題
沒有植物的生活?不可能。

第三章 植物的感知
視覺
嗅覺
味覺
觸覺
聽覺
……還有十五種別的感知機能

第四章 植物內部的溝通
植物內部的溝通
植物間的交流
植物與動物的交流

第五章 植物的智能
我們能說植物有「智能」嗎?
我們能從人工智能學得何事?
智能使生物趨同,而非分化
達爾文與植物的智能
具備智能的植物
每株植物都有如活生生的「網際網路」
成群根部
外星人在此(對照植物智能,以求理解外星智能)
植物的睡眠

結論
註解
 

專文推薦

植物也許正竊笑著
葉綠舒/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多年前,在家中的院子裡種下一株炮杖花(Pyrostegia venusta);天真的我,以為它會乖乖的長在我希望它長的地方,「不會亂長」。於是,從此就展開了和它(他?)之間的永恆的對抗。

  嗯,「亂長」是我想的,從它的角度看來,它不過是想要找個陽光充足的地方而已。不到一年的時間,它已經從不及三尺長到二樓;接著它繼續往三樓生長,最後爬滿外牆。

  很美嗎?美!但是颱風一來,整堆整堆的藤蔓不敵風之神威,通通都躺在院子裡,還有一部份入侵到鄰居的院子。當然要整理囉!鄰居抱怨、我看著這一堆也難過,拿出工具一陣狂砍亂剪,自以為它已然絕跡;卻沒想到,它在短短數個月內捲土重來,幾乎奪回了他所有的領土。

  從此,每年我都要跟它展開領土的拉鋸戰;很慚愧的說,每年的領土拉鋸戰,都是人類獲取短暫的勝利,植物獲取長久領先的地位。這樣也並非沒有好處,至少對於初次來到那一帶的路人來說,總會以為我家是空屋一棟。

  植物的神奇,就在這裡。但是,不能沒有植物的人們,也因為植物這些神奇的特性,對植物有許多偏見。刻意的忽視植物、不把植物當作生物之一:瞧瞧宗教裡,所謂的「不殺生」竟然是吃植物不吃動物!好像植物就沒有生命一樣。

  植物怎麼會沒有生命呢?就如本書中說的,植物會的本事可多了!植物除了無眼而能見、無手而能抓以外,總共具備了將近二十種感覺機能;這可不是遲鈍如人可以望其項背的。不過,我們刻意的忽視植物的這些能力,率爾將它們判為無生物——植物必然在竊笑著吧。

  就更不要提到,我們雖不能離開植物而生存,但對於植物相關的研究,卻總是刻意地忽視。記得我在沙克研究所任職時,我的師父提到:當初為了證明光敏素(phytochrome)也是蛋白質激酶之一,竟然需要附和所謂的「主流標準」:要把光敏素的蛋白質激酶區域給單獨切下、表現,以試管試驗證明光敏素即使只有蛋白質激酶區域,也可以具有蛋白質激酶的活性。而這所謂的「主流標準」,就是進行動物蛋白質激酶研究的人所定下的標準。在這本書裡面,還有更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人類是如何自大的忽視植物、不關心植物。

  身為一位「植物人」,我要鄭重的告訴大家:要關心植物、了解植物,就從現在開始、從這本書開始!作者不但是植物神經生物學的創始者,學識更是極為豐富;信手拈來都是極佳的例子,閱讀這本書實在是一種享受。唯一的遺憾是篇幅太小,不過有豐富的補充資料可供閱讀,總算不會太令人抱憾。因此,真心建議讀者,一定要去找後面的補充資料來看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0526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慈懷伴讀 各位書友,春光溫暖,你也一樣,慈懷讀書會慈懷伴讀專欄,三月將陪伴你繼續遇見好書。 我們這個月的讀書主題是「致敬女性」,三月是綠色,是希望,更是踏春的好季節。三月書單更像是寫給女性的必讀之書,讀過這些書,我們期待每個人都會重新定義她力量,重新認識自己與自由的關係,惜時惜春,愛己愛人。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書是《林徽因傳》。 ...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在談論衣服、鞋子、包、口紅,仿佛只要長得好看,人生就能過得幸福美滿。 其實遠遠不夠。 一副不夠標緻的面容同樣可以有可愛的神態,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同樣可以有好看的舉止和儀態,這都取決於一個豐富而坦蕩的靈魂。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林徽因傳》。 林徽因的美貌和感情生活一直受人矚目,而她最不在意的就是容貌,她說,「真討厭,什麼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沒有什麼事可做的,我還有好些事要做呢!」 在民國眾多女神中,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活得理性、看得長遠、選得明白的女人。 因為她忠於自己做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 戀愛:始於激情,終於平淡 16歲那年,林徽因隨父親到英國遊歷,遇到了正在倫敦大學讀書的詩人徐志摩。 兩個人從倫敦的天氣潦聊到英國文學,英國的冬天很寒冷,可還有溫暖的壁爐,照著暢談甚歡的兩個人。 春天的時候,兩人就到康橋散步,自由自在的談心。波光里的艷影,在心頭蕩漾。 ... 泰戈爾訪華期間與林徽因徐志摩合影 如果有個人深愛你,願意為你拋棄一切,連世俗禮法都可以不顧不管,恐怕沒有女孩能抗拒這種飛蛾撲火的愛吧? 年僅16歲的林徽因卻做到了。 她對徐志摩是有感情的,她喜歡他詩人的氣質和開朗的性格。 可是她也清楚,這不足以說服她去破壞別人的家庭,她體察到了另一個女人的痛苦,也預估到了這段註定不被世俗認可的愛的後果。 所以,她選擇了退出。 愛情並不總是單純的兩個人的事情。如果可以愛,就周全一生的溫暖;如果不能愛,就真誠地退出。 有時候,得體的退出,比固執的堅守更讓人欽佩。 在生活中,人想愛很容易,想理性也很容易,但想在愛情中保持理性,真是太難了! 只有那些不被愛情沖昏頭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要什麼的女人,才能在生活的洪流中,不論遭遇什麼,都不丟棄自己內心的高貴與尊嚴。 ... 婚姻:志趣相投,保持獨立 美國學者費慰梅曾這樣描述林徽因和梁思成: 「滿腦子都是創意的林徽因,常常先畫出一幅草圖,可一旦有了更好的點子,就把前面的丟開,這樣不知不覺交圖的最後期限就要到了。 這時思成就插進來,以他那準確而熟練的繪圖工夫,把那亂七八糟的草圖變成一張簡潔漂亮能夠交卷的作品。」 可以看到,兩人不僅是愛人,更是搭檔,是良師益友。 ... 1935年兩人並肩站上祈年殿屋頂 愛情的樣子,不就是愛你所愛、愛屋及烏? ... 十三陵遊玩之時,梁思成替林徽因揚鞭策馬 愛情的樣子,不就是兩人在一起時不經意間的笑容? 愛情從來不是相互掣肘,而應該是珠聯璧合、彼此欣賞。 兩個人志趣相投,又保持獨立。 建立在愛情之上的婚姻,更是如此。 林徽因曾說:「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 在她筆下,愛情平等而親密,誰也不是誰的附庸品。 生活中有許多女人,在少女時代擁有生命里的所有美好,可一旦結婚生子,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里,她們的精神空間和生活空間日漸變得狹窄…… 只有那些不依附於人、經濟和人格同時獨立、懂得好好經營自己的女人,她的生命才會鮮活、富有激情,她的婚姻才會因此幸福。 ... 事業:心有所寄,心有所悅 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有一塊簡潔素凈的墓地。整個墓地大約三四平米,碑命乾淨,碑身無字,僅在碑首上方刻了一行隸書:建築師林徽因之墓。 我們因為徐志摩而認識林徽因,我們因為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而認識林徽因,卻唯獨不是因為建築師這個身份。 我們恰恰忘記,建築才是林徽因熱愛並選擇的終身事業。 梁思成曾回憶說:「當我第一次去拜訪林徽因時,她剛從英國回來,在交談中,她談到以後要學建築。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麼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學科。」 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建築大師。 她的蜜月旅行就是在歐洲考察建築; 她和丈夫一起走過了137個縣,測繪了2000多處古建築; 她設計了北平大學的地質館和學生宿舍; 她創建了東北大學的建築系; 還參與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 ... 林徽因在專心致志地進行測繪 從少女時代和建築結緣,到後來和愛人一起把它作為畢生的學習方向,林徽因一生都奉獻給了自己熱愛的建築事業。 對自己所珍愛的一切,擁有一種獻身的熱情,這是林徽因讓人難以企及、同時又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人生的最後幾年,她已經臥病在床,家裡隨處可見的,依然是一疊疊的圖紙。 生命是一場堅持到最後的修行,在這場修行中,她對於事業的執著於熱愛更加圓滿了她堅韌而溫婉的一生。 ... 沈復在《浮生六記》中寫道: 「識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態等於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於三四分。」 這個姿態便是藏於內心的氣韻,是一個坦蕩而豐富的靈魂。 真正的流年靜美,歲月安好,從來不依靠美貌,而修的是一顆有趣的心。 一輩子不長,既然來了,就要活得漂亮,過得精彩! 以上就是我們分享的全部內容。 我們一起讀書明智,共燃三月明媚! 讀書知已,不負春光 致敬女性,為自由舉杯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jaoj8me.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2083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信義鄉恐慌中醫推薦田中心悸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建國科大附近推薦胃脹治療有效中醫診所竹塘頭部發麻看什麼科
二水手抖看什麼科 伸港壓力大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彰化中醫診所這間很大推,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秀水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治療中醫 仁愛鄉頭部發麻中醫推薦 當地人都推薦的鹿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名間鄉恐慌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員林倦怠、疲勞治療中醫 很多人都在這鹿港中醫診所看好的,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永靖注意力不集中看什麼科 線西頭暈中醫推薦 這間鹿港中醫診所很大推,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fdu9wvkjk 的頭像
    mfdu9wvkjk

    mfdu9wvkjk的部落格

    mfdu9wvk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